传统的基于Session认证
http协议本身无状态,所以无法判定是哪个用户发送的请求,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在服务器上保存一份用户登录的信息,这份登录信息会在响应时传递给浏览器,告诉其保存为cookie,以便下次请求时发送给应用,这样应用就能识别请求来自哪个用户,这就是传统的基于Session认证。
这样会产生缺点:
-
保存在服务端,占用内存(存储空间)
每个用户经过应用认证之后,应用都要在服务端做一次记录,以方便用户下次请求的鉴别,通常而言session都是保存在内存中,而随着认证用户的增多,服务端的开销会明显增大。
-
扩展性比较差
用户认证之后,服务端做认证记录,如果认证的记录被保存在内存中的话,这意味着用户下次请求还必须要请求在这台服务器上,这样才能拿到授权的资源,这样在分布式的应用上,相应的限制了负载均衡器的能力。这也意味着限制了应用的扩展能力。
-
安全性比较差(CSRF)
因为是基于cookie来进行用户识别的,cookie如果被截获,用户就会很容易受到跨站请求伪造的攻击。
基于Token的鉴权机制
基于token的鉴权机制类似于http协议也是无状态的,它不需要在服务端去保留用户的认证信息或者会话信息。这就意味着基于token认证机制的应用不需要去考虑用户在哪一台服务器登录了,这就为应用的扩展提供了便利。
具体流程如下:
- 用户使用用户名密码来请求服务器
- 服务器进行验证用户的信息
- 服务器通过验证发送给用户一个token
- 客户端存储token,并在每次请求时附送上这个token值
- 服务端验证token值,并返回数据
这个token必须要在每次请求时传递给服务端,它应该保存在请求头里, 另外,服务端要支持CORS(跨来源资源共享)策略,一般在服务端这么做就可以了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*。
所以这时候就有了对应的解决方案——jwt
jwt
JSON WEB TOKEN (JWT), 是为了在网络应用环境间传递声明而执行的一种基于JSON的开放标准。
JWT的构成
JSON Web Token由三部分组成,它们之间用圆点(.)连接。这三部分分别是:
- Header
- Payload
- Signature
因此,一个典型的JWT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:
xxxx.yyyy.zzzz
Header
header典型的由两部分组成:token的类型(“JWT”)和算法名称(比如:HMAC SHA256或者RSA等等)。
例如:
|
|
然后,用Base64对这个JSON编码就得到JWT的第一部分
Payload
JWT的第二部分是payload,它包含声明(要求)。声明是关于实体(通常是用户)和其他数据的声明。
声明有三种类型: registered, public 和 private。
❕注意,不要在JWT的payload或header中放置敏感信息,除非它们是加密的。
-
Registered claims(标准中注册的声明) : 这里有一组预定义的声明,它们不是强制的,但是推荐。
比如:iss (issuer), exp (expiration time), sub (subject), aud (audience)等。
- iss: jwt签发者
- sub: jwt所面向的用户
- aud: 接收jwt的一方
- exp: jwt的过期时间,这个过期时间必须要大于签发时间
- nbf: 定义在什么时间之前,该jwt都是不可用的.
- iat: jwt的签发时间
- jti: jwt的唯一身份标识,主要用来作为一次性token,从而回避重放攻击。
-
Public claims (公共的声明): 可以随意定义。
公共的声明可以添加任何的信息,一般添加用户的相关信息或其他业务需要的必要信息.但不建议添加敏感信息,因为该部分在客户端可解密.
-
Private claims(私有的声明): 用于在同意使用它们的各方之间共享信息,并且不是注册的或公开的声明。
私有声明是提供者和消费者所共同定义的声明,一般不建议存放敏感信息,因为base64是对称解密的,意味着该部分信息可以归类为明文信息
下面是一个例子:
|
|
对payload进行Base64编码就得到JWT的第二部分
Signature
JWT的第三部分是一个签证信息,这个签证信息由三部分组成:
- header (base64后的)
- payload (base64后的)
- secret
为了得到签名部分,你必须有编码过的header、编码过的payload、一个秘钥,签名算法是header中指定的那个,然对它们签名即可。
这个部分需要base64加密后的header和base64加密后的payload使用.连接组成的字符串,然后通过header中声明的加密方式进行加盐secret组合加密,然后就构成JWT的第3部分。
例如:
|
|
签名是用于验证消息在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被更改,并且,对于使用私钥签名的token,它还可以验证JWT的发送方是否为它所称的发送方。
❕注意:secret是保存在服务器端的,JWT的签发生成也是在服务器端的,secret就是用来进行JWT的签发和验证,所以,它就是你服务端的私钥,在任何场景都不应该流露出去。一旦客户端得知这个secret, 那就意味着客户端是可以自我签发JWT了。
JSON Web Tokens是如何工作的(Authorization)
在认证的时候,当用户用他们的凭证成功登录以后,一个JSON Web Token将会被返回。
此后,token就是用户凭证了,你必须非常小心以防止出现安全问题。
一般而言,你保存令牌的时候不应该超过你所需要它的时间。
无论何时用户想要访问受保护的路由或者资源的时候,用户代理(通常是浏览器)都应该带上JWT,典型的,通常放在Authorization header中,用Bearer schema。
header应该看起来是这样的:
Authorization: Bearer
服务器上的受保护的路由将会检查Authorization header中的JWT是否有效,如果有效,则用户可以访问受保护的资源。
如果JWT包含足够多的必需的数据,那么就可以减少对某些操作的数据库查询的需要,尽管可能并不总是如此。
如果token是在授权头(Authorization header)中发送的,那么跨源资源共享(CORS)将不会成为问题,因为它不使用cookie。
在Node.js中使用JWT
app.js
|
|
❕注意:这里的toke是使用jwt包下的sign方法生成的
login.html
|
|
注意:let token = xhr.getResponseHeader('Authorization');
存在跨域不能这里不能使用这种方式获取token
这里存在跨域就违反了w3c协议,如果是同源就可以获取到结果,具体可以参考一下的文章
-
MDN——返回值——报文项值,如果连接未完成,响应中不存在报文项,或者被W3C限制,则返回null。